2月24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于2月23日收到上交所出具的关于受理公司沪市主板上市公司发行证券申请的通知。上交所对公司报送的发行证券的募集说明书及相关申请文件进行了核对,认为申请文件齐备,符合法定形式,决定予以受理并依法进行审核。
申报稿显示,北汽蓝谷拟向控股股东北汽集团控制的关联方北京汽车、渤海汽车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2.86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0亿元。
如果此次融资成功,那么对于连年亏损的北汽蓝谷来说,无异于是雪中送炭。
北汽蓝谷再融资
北汽蓝谷早已在谋划此次的融资。2022年7月,北汽蓝谷首次披露新一轮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预案,拟发行不超过12.86亿股股份,募集资金80亿元。而在今年2月17日,北汽蓝谷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及其授权人士全权办理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宜的议案》。
根据计划,北汽蓝谷此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
从北汽蓝谷披露融资预案到上一轮定增完成仅相差一年的时间。2021年5月,北汽蓝谷完成定增,发行7.94亿股股票,募集资金达54.5亿元。不过截至2022年6月,北汽蓝谷募集的54.5亿元,仅实际使用38.06亿元,尚未使用募集资金16.44亿元。
对于资金还有大量结余,北汽蓝谷就开启新一轮融资,当时业内分析是北汽蓝谷缺钱严重所致或是对未来发展不明朗提前做打算。毕竟想要走完融资全程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在此期间,企业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一旦资金链断裂,其后果将难以弥补。最近威马汽车资金链断裂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极其严重,甚至可以让其一蹶不振。
事实上,背靠北汽集团、曾连续7年蝉联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北汽蓝谷,曾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wind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北汽蓝谷通过首发和两轮定增融资352亿元,新增短期借款61.66亿元,新增长期借款83.12亿元,累计达500亿元。
如果此次融资成功,那么北汽蓝谷的融资金额将达到近600亿元。这无异于将领先许多新能源车企的同行。要知道,赴美 ipo 前的蔚小理的估值也仅有433亿元、581亿元和540亿元。而曾经位于新势力头部的威马汽车总计获得超350亿元的融资,就已让友商羡慕不已。
为何还是缺钱?
这几年,北汽蓝谷的日子并不好过。北汽蓝谷需要资金,一方面是持续研发、推出新车,增强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弥补近几年经营不利带来的巨额亏损。
1月30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公司2022年预计净亏损52亿元至58亿元,与2021年亏损基本持平。据计算,北汽蓝谷2020年-2022年的亏损就高达170亿元。
对于业绩预亏,北汽蓝谷给出原因:2022年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挤压公司利润空间;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期,规模效应不明显;为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
据了解,近两年来,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涨,动力电池的价格也水涨船高起来,车企盈利压力高企。数据统计,2020年至今,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从最低的2500元/吨,上涨到最高近60万元/吨。不过成本上涨,是所有车企当下都在面临的难题,为何北汽蓝谷亏损更加严重?
其罪魁祸首还是要落在因销量不佳成本无法摊薄的身上。北汽蓝谷旗下的北汽新能源和极狐两个新能源品牌的销量远未达成预期目标。数据显示,北汽蓝谷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为5.02万辆,同比增长92.06%,2022年销量目标达成率仅为 50%。其中,极狐汽车销量仅万辆,仅完成4万辆的全年销量目标的25%。相较于北汽蓝谷2018年的销量高点更是差了10万辆,不足当年的三分之一。
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给北汽蓝谷造成了极大的亏损。一方面,北汽蓝谷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为极狐打造了高质量的生产基地,其与麦格纳联手打造的镇江工厂,致力于将极狐汽车打造成一流高端电动化品牌。不过麦格纳工厂设计的年产能为 15 万辆,如今年产量仅有万辆。
另一方面,北汽蓝谷为持续亏损的北汽新能源输血。2022年12月30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与子公司北京蓝谷极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持股比例分别向北汽新能源增资,增资总额为55.01亿元。其中,北汽蓝谷以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3.26亿元和自有资金41.74亿元,共计出资55亿元。
作为最早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车企之一,“起个大早,赶了晚集”是北汽蓝谷的真实写照。而北汽蓝谷在融资之后,需尽快提升产品力,以应对未来更为激烈的新能源竞争。不然销量如若仍未见起色,那么再多的融资都将补不上这个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