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长江之潮头,面东海之广袤,上海最东侧的洋山深水港口,千帆竞发,百业兴起。这里是太平洋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心,是上海每天迎接第一缕阳光的地方。
2019年8月20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揭牌。这一14年前孕育出世界集装箱吞吐量第一港口的战略高地,迎着新时代的朝阳,正成为中国实施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与支点。
新片区的诞生,将上海推到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定位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临港新片区是上海自贸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对于陪伴了临港十七年发展的交通银行来说亦是如此。2019年9月4日,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正式揭牌开业;2020年10月,分行迁至风光秀丽的滴水湖畔。
交通银行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同时具有外币和人民币离岸牌照的国有商业银行,基于此,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将在产业金融、城市功能金融、财政金融、跨境金融、财富管理金融等各领域,对前沿科技产业、新型国际贸易、高能级航运服务、跨境投融资服务等重点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以推动新片区投资与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进程。
由此,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的“临港故事”,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金融篇章。
17年坚守,见证临港“破茧成蝶”
时间拨回到2005年12月。彼时,东海大桥实现通车,洋山深水港一期开港。芦苇荡上,临港新城的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2006年11月,为响应政府“决战临港”的号召,交通银行上海南汇支行迁址到临港新城。从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王一清,也在这一年进入交行临港新城支行。
2013年,中国境内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设立,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力度越来越大,上海自贸区的大部分制度创新成果已推广复制至全国自贸区,中国也从经贸大国发展为经贸强国。2019年8月,为建设更高一层的改革和开放目标,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成立。次月,交行临港新城支行升格为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再一次站在了历史征程的新起点。
王一清认为,她的职业发展起点有两个,一个是十七年前临港新城支行的设立,另一个便是在临港新片区成立后,交通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分行的揭牌开业。
她表示,四年内,总分行领导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围绕上海建设“五个中心”和强化“四大功能”主题,组织研究交行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具体举措。
同时,团队在片区承担的金融服务功能、链接的金融资源更是持续扩容与升级。临港新片区成立后,分行已承接、协助了片区多次大型金融论坛和活动的举办。仅在2023年,新片区分行已协助举办了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在临港新片区开展的reits暨债券业务交流活动、上海市明珠债创新实验室成立仪式、临港新片区高端国际航运“链接全球”系列活动等多项全国性金融盛会。
在临港新片区的全新战略方案目标下,新片区分行已逐渐成为承载着中国经济新高地产业升级、自由贸易开放目标的重要金融服务窗口。
十七年砥砺求变路,阔步迢迢新征程。在过去十七年的时间里,王一清从综合管理部的一名基层骨干成长为管理者,见证了临港从滩涂田地变成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区域的全过程。
临港新城,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面镜子,见证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坚定步伐。而参与这场激荡求索之路的交行人,带着赤子之心的“洋山精神”,成为了临港新片区的持续开垦者,为区域的创新发展持续赋能。
与临港科创企业同成长,共筑未来产业
自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成立以来,交通银行总行及上海市分行便高度重视新片区分行的发展,纷纷从系统内部选贤举能,挖掘优秀骨干参与到新片区的全新建设中。
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公司业务团队的佘瑨,便是其中一员。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专业的他,从市区来到临港,从后台走向前台,一如临港新片区从产业功能区走进世界的聚光灯下。
2019年8月6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临港新片区将形成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四大关键领域为主的前沿产业集群。
彼时,一大批科创产业在临港方兴未艾,作为重要的金融支持机构,银行需以更专业、更精准的金融服务为其“保驾护航”。而工科出身的佘瑨,能够更快、更深度地理解科创企业业务,从而为企业服务提质增效。
在这片贸易、产业、金融的发展热土上,佘瑨认为,4年来他最大的感触是能够将工科专业与金融服务产品结合,陪伴各类企业一路茁壮成长,从“小工厂”发展成“大公司”。
上海唐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营氢能源燃料电池膜电极和催化剂产品,在2019年初创期由于公司担保能力低、回款不稳定,资金存在空档期等因素,影响企业现金流周转。在深度了解公司情况后,新片区分行通过创新股权加债权融合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助力企业从年产值百万元级别的小微企业,逐步成长为年产值几个亿的中型企业。
依托上海市分行科技金融专班机制,采用“前台拓展 派驻审批 股贷联动 区域下沉”的一体化展业模式,新片区分行得以更精准地为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科创展业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为服务临港新片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交通银行发挥唯一总部在沪国有大行优势和中管金融企业主力军作用,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推出“跨境金融一件事”机制。得益于此,9月22日,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携手临港集团在新片区内落地首笔霍尔果斯创新单元离岸人民币贷款,并通过跨境资金池回流的方式助力新片区高质量发展。
佘瑨表示,这笔业务在上海自贸区挂牌10周年和临港新片区挂牌4周年之际成功落地,对新片区的金融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一方面,这是交行独创的“五位一体”跨境金融账户体系在临港新片区的重要实践,能够为自贸区跨境企业的融资方式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样本;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四家离岸金融持牌机构之一和唯一同时具有外币和人民币离岸牌照的国有商业银行,这是交行发挥本外币离岸业务特色助力临港新片区建设的最新成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蓦然回首,佘瑨已成长为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里的核心骨干。“四年来,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见证了各类世界级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新能源企业的诞生,在临港新片区制度框架下,一个个金融创新突破案例已经载入交通银行的发展史。在临港的每一天,我看到了时代未来的样子。”
“临港新片区比肩世界水平的制度和产业创新,能够给予每一个热爱探索的年轻人无限想像的创新空间。我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能够加入临港新片区的发展建设,与我们一同谱写滴水湖岸金融新篇。”佘瑨表示。
组建国际结算队伍,跨境金融创新步履不停
向海而生,临港是上海的临港,是中国的临港,是走向世界的临港。
此前,多数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以“离岸布局”为主,而今越来越多的大型跨国公司调整为“在岸布局”,将研发总部、生产企业、供应链中心、投资中心以集群的形式布局在新兴市场的中心城市,从而直接在当地和周边国家销售产品。同时,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增速已经超过货物贸易。
在此背景下,临港新片区的发展目标之一是面向世界,聚焦服务贸易,将跨国公司“引进来”,并推动中国公司更好地“走出去”。让全球生产要素在自贸区充分流动,让企业内生动力充沛不绝。发展充满竞争的开放高地,这是临港新片区的建设新使命。
其中,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银行业,如何能够不断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强化金融创新、优化跨境服务至关重要。
尤燕萍于2012年加入临港新城支行,彼时,自贸区还未成立,交通银行临港新城支行的国际结算业务尚处于起步期。作为在基层网点拥有丰富外汇结算经验的骨干,尤燕萍负责指导临港新城支行跨境结算工作。据她回忆,11年前,临港新城支行的国际结算量仅在几千万美金左右,服务的内容仅是临港重装备区附近一些生产性企业的日常进出口结算,支行内的跨境结算业务甚至由对公服务的团队兼任。
而在2019年,支行升格为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并设立了专属国际结算服务团队,伴随着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新片区分行逐渐运用临港新片区高水平国际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体系,通过产品创新和业务试点,在跨境金融领域跑出了“临港速度”。
“2022年,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年度国际结算业务量已超38亿美金。”现任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国际产品与市场推广经理的尤燕萍骄傲地说道。
尤燕萍认为,新片区分行与临港新片区的发展是同频共振、携手发力的。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片区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自由贸易港和高水平国际经贸规则,持续推动新型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探索。
交行上海市分行开发的创新汇兑产品,使企业可通过线上渠道将跨境电商项下ftn账户资金实时结汇并汇至境内非自由贸易账户,在业务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跨境汇款全流程秒处理。2022年8月,交行上海市新片区分行完成系统内首笔ft汇款不落地直通业务,让企业可以通过白名单实现自动化处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跨境结算的便利性。
尤燕萍介绍,四年来,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利用临港新片区制度优势,为企业提供多元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从而为“走出去”企业开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临港新片区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产品和服务模式。
滴水湖北岸,四座高楼环抱着一轮金色圆环;西岛上,此起彼伏的现代高楼撑起临港的天际线。在一年后,交行上海新片区分行将迁入其中,交行人谱写的金融创新交响乐,将从滴水湖岸飘向大洋彼岸的世界舞台。
长江之水竞奔不息,时代浪潮澎湃向前。我们相信,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格局中,交行人将继续谱写临港故事,助力临港成为独一无二的耀眼明珠。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