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率将超过80%,包括辅助驾驶和部分高水平驾驶的普及,最终高水平自动驾驶的量产可能超过30%。”在日前举行的“teda论坛2022”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圣基表示,“智能技术的普及迭代,有效保障了行车安全,提高了燃油燃烧率,减少了城市拥堵,丰富了节能减排手段。客观地说,积极推动和促进智能驾驶的普及,在某种程度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圣基
市场规模持续攀升,智能网联汽车开始“二次革命”
目前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迅速,这与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技术的切入密切相关。叶圣基指出,“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渗透率不断提高。智能网联功能逐渐成为影响终端消费者购车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此,广汽爱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xi·钟敏也表示,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向头部聚集,整个市场将集中在3-5个头部汽车品牌;而自动驾驶的普及率也会大幅提升。2025年将有l4级小批量试运营。
“电动汽车完成了‘第一次革命’,无论是用户体验还是新能源普及率,电动化都跨越了技术鸿沟。”xi·钟敏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发展,行业正在开始“第二次革命”,让用户体验从“纯电动束缚”到“智能纯电动自由”。
从政策上看,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的法规监管体系建设。我国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部门也在有序出台相关政策,分阶段积极支持和引导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和产品应用,并从2017年开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车联网整体标准方案。
中国汽车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王昭
高水平的自动驾驶任重道远,未来市场竞争呈现两大趋势。
在叶圣基看来,作为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重点,要实现l3级别以上高等级自动驾驶的落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由于目前国家政策法规限制,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不能上路行驶;二是掌握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够,汽车操作系统和芯片还是短板;三是制造和配套体系仍需完善;第四,要加强统筹规划和车地陆云一体化;五是构建安全体系,特别是在网络和数据安全方面。智能网联汽车仍然面临严峻的风险和挑战。
对此,叶圣基表示,首先要加强对国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把脉,找准可能出现的“卡脖子”环节,狠抓短板,确保全产业链全过程的安全可控;其次,要加强汽车操作系统、芯片、软件、自动驾驶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和联合攻关力度;三是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试点工作;第四,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融合发展。
从市场角度,xi钟敏认为,随着智能纯电“二次革命”的开启,未来必然会出现两大竞争态势,一是产品 生态,包括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即电 电池的网络生态;智能出行生态,l4级独立运营 平台出行生态;网络化商业软件定义汽车生态。第二个竞争是科技 成本。未来,没有科学技术,我们就无法参与竞争。但要想走在科技的前面,就要面临高昂的成本,这就考验企业的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能力。
xi·钟敏,广汽阿亚恩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归根结底,未来的竞争环境是综合实力的竞争。我们将其定义为大工业运营体系,这将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大工业运营体系能力基本包括rd、智造、组织体系、产业链、营销服务五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准确的战略眼光,高效的组织体系,丰富的人才储备,强大的资本支持,才能实现这样一个大的产业运营体系的竞争力。”xi·钟敏说。
“我们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必将实现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有助于加快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叶圣基说,“在未来,普及发展高档汽车是值得提倡的。我们真诚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努力,车和陆云携手合作,共同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高质量健康发展。”